项目名称:朝阳路南侧、白马泾路东侧(S06)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委托单位: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承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采样单位: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中认英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前言
朝阳路南侧、白马泾路东侧(S06)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场工作于2023年3月开始,现场工作包括现场踏勘、人员访谈、资料收集、采样点放点、土壤地下水采样、样品快筛检测等。本地块土壤样品采集于2023年3月25日开始,委托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地块内土壤现场采样和地下水建井,采集的土壤样品当天送往中认英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检测;2023年3月26日成井洗井,地下水样品于2023年3月27日采样洗井后采集送往实验室检测。
二、调查范围
四至范围分别为:东至小澞河,南至空地,西至白马泾路,北至朝阳路。
三、地块描述
朝阳路南侧、白马泾路东侧(S06)地块位于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朝阳路南侧、白马泾路东侧,中心坐标为东经120.940672°,北纬31.373865°,总面积51050.2平方米。地块1980年前为农田;1980年后地块内主要为居民区、农田、玉山小学、河流(深约3m)及1980年后入驻的多家企业,包括昆山煤炭石油有限责任公司(1980年~2019年)、石灰窑厂(1998年~2013年)、昆山市新阳水电锅炉设备安装总公司(1992年~2015年)、昆山市液化气化工有限公司(1998年~2016年)、中国石化储油库(1998年~2010年)、建材仓库(1998年~2016年)、昆山家禽批发市场(2007年~2011年),以上涉及使用的建筑物均在原企业关闭或停产后当年拆除,2019年地块内企业全部拆除完毕;2019年中铁24局项目部入驻该地块;2019年至2022年期间开展河流回填工作,回填土来源于白马泾路隧道建设开挖的基坑土,2022年河流回填工作完成;2022年至今地块内无其他变化;目前地块内主要为绿化、树林和农作物。规划用途为商住混合用地(RB)。
四、土壤、地下水初步采样检测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布设24个土壤监测点位和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同时根据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将点位S0/W0设为本项目的土壤及地下水对照点监测点位。此次共采集260个土壤样品,其中实验室检测样品120个(含11个平行样、1个清洗空白样、1个运输空白样、1个全程序空白样);地下水采集样品共计12个,其中实验室检测样品12个(含1个平行样、1个运输空白样、1个全程序空白样)。
土壤及地下水样品实验室检测指标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表1中必测45项(包括7项重金属,27项挥发性有机物,11项半挥发性有机物)、pH值、石油烃(C10-C40)、多环芳烃、总磷、总氮、氨氮。
五、评价标准
地块未来规划用途为商住混合用地(RB),以住宅为主,故按照一类地进行评价。因此土壤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参照《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风险筛选值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对于标准当中没有规定标准限值的检测因子,则按照《江西省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 /1282-2020)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地下水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标准进行评价,对于标准当中没有规定标准限值的检测因子,则根据《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中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风险筛选值补充指标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值、《美国环保署 Regional Screening LevelS (RSL) (TR=1E-06,HQ=1)》(November 2022)中的自来水标准限值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指标中IV类水标准值进行评价。
六、调查结论
本地块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及报告选用的评价标准;地下水除氨氮外,其余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类水标准及报告选用的评价标准。考虑本地块地下水无暴露途径,且氨氮无毒性分值,故风险可接受。
综合而言,本地块内土壤及地下水均符合商住混合用地规划要求,无需开展下一步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工作。